北京朝來春花卉市場租花賣花新業務
朝來春花卉市場有的花卉價格甚至高于北京、天津等大城市,因此春節前許多消費大戶直接到天津或北京去買花。在市場內經營多年的張女士說:“我認為這個花市首先要規范。經營地點要正規,硬件設施要上去,大棚也應該升級改造,要將現在的單家獨戶經營轉變為集中經營,還應再擴大市場的知名度、影響力和規模,引入更多的經營戶。這樣不僅對經營戶有利,而且對市民來說也是個好事,可選的品種更多了,花卉的價格也會因為競爭而有所下降。”
朝來春花卉市場內一位經營綠植的商戶對記者說:“滄州市作為一個地級市,沒有一個正規的花卉市場真的很遺憾,我曾到臨近的衡水、保定、廊坊等城市去考察過,這些城市的花卉市場不僅條件好,而且規模大,有的城市還有不只一個大型花卉市場,真是令人羨慕。” 在人們花卉消費需求不斷增長的今天,滄州市的花卉市場仍然處于原始階段,與日新月異發展的城市面貌形成了鮮明對比。因此,有關部門應給予當地花卉產業以高度重視,進一步發展和規范花卉市場,給花卉經營戶提供一個良好的經營場所,給廣大市民提供一個優美的購花環境。
編后對于花卉市場的規范化管理,本報已經不止一次提起,但就目前的現況來看,全國范圍內仍然存在著為數不少的不規范花卉市場。這些市場硬件設施簡陋,市場管理方也不作為,任由商戶隨意經營而坐視不管。正所謂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,一個沒有規范化管理的花卉市場,無異于亂市。花卉消費屬于高雅消費,消費者前來購買花卉以美化家居,但當消費者看到此等購物環境時,是否還會產生購買欲望? 市場管理的職能不是坐地收租,作為市場的管理方要對商戶負責,在硬件設施難以滿足的情況下,更要想商戶之所想,急商戶之所急。應該把首要工作放在改善商戶經營環境上,而不是任其自生自滅幾年都毫無改觀。市場管理有有形的,同時也有無形的,市場的經營秩序、商戶之間的惡性競爭都會影響到市場的長期發展。在收取租金的時候,希望那些市場的管理者也能夠多為商戶謀些福利。